新闻体系 农业政策

PRODUCTS AND SERVICES

  • 农业政策
  • 企业动态

韩俊: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高质量发展需做好的几项工作

2021-06-29 10:38

图片图片图片导读



随着我国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对生产托管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同时,通过这些年的积累,发展生产托管所需要的技术条件、装备设施、服务主体等,都已经具备了一定规模和基础,农业生产托管已经到了一个重要的加快发展机遇期。但目前,农业生产托管还面临着服务主体能力不强、服务领域不宽、政策支持力度不够、行业管理有待加强等问题。下一步,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落实中央部署,把握发展规律,加大支持力度,强化工作指导,推动农业生产托管高质量发展。

因地制宜,积极引导发展多种托管模式

各地在实践中探索出不少好的模式和典型,这些模式的核心就是通过菜单式服务(单环节、多环节托管)或保姆式服务(全程托管)等紧扣生产、贴近农民、切合实际的方式,为农民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社会化服务。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的地理条件不同、农作物种植结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农民对生产托管的认知程度也不同,各地推进农业生产托管要因地制宜,不强求一种模式,不搞一刀切。要以农民需求为导向,对于农户家庭经营意愿较强的地区,可以从推广单环节、多环节托管入手,逐步转变和培养农户的生产经营方式;对于农业劳动力转移程度较高的地区,可以重点推广关键环节综合托管、全程托管等模式。从单环节、多环节托管到全程托管有一个过程,必须循序渐进,尊重农民意愿,先从农民不愿意干、干不了或干起来不划算的环节入手,实现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和农户多元化需求的无缝对接。

因势利导,大力推动多元主体共同发展

当前,各类服务组织协同发展,符合我国农业现阶段发展需要。要培育多元主体,充分发挥其特长,特别是培育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并在市场上发挥重要作用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树立行业标杆和服务典型,发挥示范效应。要探索建立区域性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中心,鼓励各类服务主体加强联合合作。同时,引导各类服务主体积极与高等学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开展科研和人才合作,发展服务联合体、服务联盟等,推动服务链条横向拓展、纵向延伸,打造覆盖全产业链的服务组织体系,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和分享机制,凝聚发展的合力。

循序渐进,不断拓展服务领域

随着农业生产区域布局的形成,无论是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还是果菜茶等经济作物,都形成了相对集中的优势产区。在抓好大宗农产品生产托管的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在经济作物的主产区,也有很多共性的服务需求。比如陕西开展苹果、猕猴桃等果园托管服务,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助力脱贫攻坚具有重要作用。要结合产业结构调整,鼓励服务主体拓展服务领域,推动生产托管服务逐步从粮棉油糖等大宗作物向果菜茶等经济作物拓展,从种植业向养殖业等领域推进;由产中向产前、产后环节延伸,提高农产品烘干、保鲜、仓储、冷链等环节的社会化服务水平,逐步提高生产托管在相关产业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覆盖面。

完善制度,着力加强行业规范化管理

加强行业管理,推动规范发展是保护服务供需双方,特别是小农户利益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农业生产托管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政府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所在。虽然目前各地在规范化建设方面已经做了一些工作,但离高质量发展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要进一步加强行业管理,完善服务标准体系,鼓励有关部门、单位和服务组织、行业协会等研究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服务标准和服务规范。加快建立县级社会化服务组织名录库,加强服务组织动态监测。要加强托管服务价格指导,坚持市场定价原则,防止价格欺诈和垄断。推广使用示范合同文本,规范服务行为,确保服务质量,保障农户权益。要培育一批行业组织,发挥其联系政府、服务会员、促进行业自律的功能。同时,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手段,提高行业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探索创新,持续强化示范引领

要及时总结提炼发展生产托管过程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模式,引领和带动全国面上的生产托管工作。在国家层面,适时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选取一些积极性高、发展条件较好、工作机制完善的县(市、区)和服务组织开展创新试点,具备条件的,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开展试点,力争打造一批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示范基地,培育一批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示范主体。要继续总结典型模式,发布典型案例,强化典型宣传,利用现场交流会、案例分析会、工作推进会等方式加强经验交流。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提升行业管理人员、广大服务组织和从业人员能力水平。充分利用多种传播途径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

规范运行,严格加强项目管理

2017年,中央在农业生产发展资金这个大专项中设立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重点支持生产托管,实行“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方式,属非约束性项目。项目实施的前两年,全国只有不到1/3的省(区、市)实施了生产托管项目。机构改革后,我们加强工作指导,加大推进力度,各地重视程度显著提高,2019年项目实施省份增长到18个,2020年达到29个。今年在中央财政支出普遍大幅压减的情况下,生产托管项目资金从40亿增加到45亿,充分说明财政部门对这项工作的重视。但也有些地方还没有认识到这个项目的重要性,一些省没有用好用足项目资金,部分省项目资金被整合。有些地方项目监管和执行也不到位。要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一要充分认识项目的重要意义。这个项目的重点在于其示范引领作用,就要通过国家的资金引导和项目带动,让各级政府看到生产托管的效果和作用,让农民获得生产托管带来的增收效果,让服务组织认识到行业的广阔前景和巨大商机,在全国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市场,在全社会营造发展生产托管的浓厚氛围。二要明确项目定位。设立这个项目,主要用于弥补市场机制不足的问题。从以往的情况看,各类服务组织开展托管服务积极性较高的主要是规模经营主体、成熟的作业环节、土地集中连片的地区,而对小农户、薄弱环节、群众认知度不高的环节,服务主体的积极性不高,这就需要政府通过经济手段去调节。所以,这个项目主要支持面向小农户的生产托管服务,重点支持初始投入大、作业成本高、短期效益不明显、群众积极性不高的关键薄弱环节,以此加快培育托管服务市场,不断提高生产托管对小农户的覆盖面。三是严格项目执行。项目受益对象要进一步聚焦小农户,小农户受益资金或服务面积不低于60%;补贴环节进一步聚焦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薄弱环节,同时,鼓励探索区域特色农林产品的支持方式。要建立对服务主体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通过竞争性筛选的方法,优选服务主体。对于服务能力强、服务质量优、运营管理规范的服务主体,给予重点支持。对弄虚作假、质量不达标、农民投诉多的服务主体,要列入黑名单,一定时间内取消其承担项目任务的资格。各地要加强项目监管,组织监测评估,确保托管项目严格规范实施,取得最好的效果。

创新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各地要加强调查研究,积极探索财政、金融、保险、用地等方面的支持方式。关于财政资金支持方面,一要用好项目。目前,部分地区还没有用好用足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下达给一些省区的资金,被整合了不少,国家农林水审计也指出了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加强工作,实施好项目,争取保证应有的规模。二要整合存量。通过中央和地方财政支持,农业服务主体、技术装备都已经发展到一定的规模。这几年,一些地方政府扶持政策的重点,已经逐步从原来的补主体、补装备、补技术,向补服务转变,通过服务充分整合利用现有的资源,取得了良好成效,各地可以借鉴。比如,河北今年整合了1.1亿资金用于生产托管项目。三要争取增量。鼓励各级政府增加生产托管项目资金,特别是项目实施县,首先要保证必要的工作经费。关于金融保险支持方面,鼓励推出以支持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为导向的金融保险产品,强化政银保合作,探索政府部门与银行、保险等机构共同推进托管服务的有效方法。关于用地支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破解乡村发展用地难题做了专门部署,特别是明确保鲜冷藏、晾晒存贮、农机库房、分拣包装等辅助设施用地纳入农用地管理,这些用地都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息息相关,各地要加强政策落实,切实保障服务组织的用地需求。



首页> 开云(中国) > 农业政策